一、菌种简介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鞭毛,卵圆形芽胞位于次极端。芽胞在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分离培养基常用环丝氨酸一甘露醇等特殊培养基。艰难梭菌能形成芽胞,对热力、干燥、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耐受性,在干燥、消毒剂环境中可存活数月,在衣服、家具和环境中广泛存在。
艰难梭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时,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耐药的艰难梭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等疾病。
二、致病性
艰难梭菌是一种厌氧生长的革兰阳性梭状产毒芽孢杆菌,为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抗生素的应用可导致该菌过度生长。自1978年开始,艰难梭菌被认为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关,曰前认为25%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由艰难梭菌引发。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全球范围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不断升高,近年来出现暴发流行,其流行菌株发生基因变异,产生毒素的能力增加,患者病死率及病情复发率升高,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艰难梭菌可产生两种毒素:肠毒素和细胞毒素。肠毒素能趋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回肠肠壁,释放细胞因子,导致肠道大量失水和出血性坏死。细胞毒素能解聚肌动蛋白,损坏细胞骨架,导致局部肠壁细胞坏死,有直接损伤肠壁作用。
艰难梭菌感染大多数为无症状携带者。长期服用抗生素可引起内源性感染。若易感人群较多,也可引起外源性感染。耐药艰难梭菌能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假膜性结肠炎等疾病。
艰难梭菌感染引起肠炎,主要是结肠段的肠炎。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尤其是作用于肠道细菌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和各种头孢菌素等,可杀灭或抑制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正常菌群的细菌,失去或减弱了对艰难梭菌的拮抗作用;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的艰难梭菌则大量增殖,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伪膜性肠炎(pseudomenbranous colitis,PMC):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突然开始,并伴随血压低,严重时能致死。通常还伴有发烧,白细胞增多,之后可导致死亡,是很严重的一类疾病。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在体内的潜伏期为5-10天,之后导致大量的棕色或水状腹泻,持续1周左右。
除上述疾病外,艰难梭菌尚可引起肾盂肾炎、脑膜炎、腹腔及阴道感染、菌血症和气性坏疽等。近年来该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之一,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及时停用长期服用的抗生素,改用敏感药物,治愈后复发率较高(芽胞未被杀死)。
三、耐药性
本菌对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耐药。
四、诊断方法
1、毒素检测:
组织细胞毒素检测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需时48小时,敏感性高,且能检测毒素。
2、细菌培养:
用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需时72小时,灵敏度高且可获得菌株,不能检测毒素。
3、谷氨酸脱氢酶检测:
谷氨酸脱氢酶是艰难梭菌与梭菌属其他细菌共同的非毒素蛋白质,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操作简单快速(15-45分钟),敏感性略低,且与其他厌氧菌存在交叉反应。
4、基因诊断:
采用聚合酶链技术可检测A毒素、B毒素、二元毒素以及高毒力的菌株,敏感性高。
5、胶乳(凝集)试验(latex test):
胶乳绑定抗体后,加入过滤后的粪便滤液,观察起凝集结果。
6、扫描试验(screening test):
测试普通抗原后,跟随其他特定试验。病人的病史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测试普通抗原可以测定产生毒素的艰难梭菌和不产生毒素的梭菌,也是诊断假膜性肠炎(PMC),抗生素相关腹泻(AAD)的方法。确定仍需其他特定的方法。
7、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是敏感性极高的鉴定方法,由于其设备昂贵则不作为基础检测。优点为敏感和特异性高,得到结果的时间短。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