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曲霉的主要特点与生存环境及分布范围!
小杨 / 2024-03-15 09:25:32

 

溜曲霉,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7天直径37- 55mm,10- 14天 50- 60mm;菌落在麦芽汁琼脂上25℃7天直径达65- 70mm;质地丝绒状,具不明显的沟纹;初为褐绿色,近于浅黄桔青色(Buffy Citrine,R. XIVI)至暗黄橄揽色(Saccardo' s Olive,R. XVI),老后变褐;有时中央部分有无色渗出液;菌落反面无色。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84685 
规格:冻干粉 
拉丁属名:Aspergillus Tamarii 
中文名称:溜曲霉
拉丁名称:Aspergillus tamarii
来源历史:←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
收藏时间:2017/5/23
原始编号:M-14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51913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生产
特征特性:在CYA培养基上,25℃,培养7d ,菌落直径60-62mm,基部菌丝初为绿色,后变为褐色,质地丝绒状,表面纹饰,反面无色,厚度较厚;无渗出液产生,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分生孢子头大,初球形,后变为稀疏的放射状,顶囊球形或近球形,产孢结构单层或双层,分生孢子球形,壁粗糙。
具体用途:白酒酿造。产淀粉酶。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培养基编号:CM0311
培养基名称:察氏酵母培养基(CYA)
培养基成分:酵母粉 5.0g,蔗糖 30.0g,NaNO3 3.0g,K2HPO4 1.0g,KCl 0.5g,MgSO4 7H2O 0.5g,FeSO4 7H2O 0.01g,琼脂15.0g,蒸馏水 1.0L。
培养温度:25℃
需氧类型:好氧
分离基物:中高温大曲
采集地: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提供形式:冻干物
用途:白酒酿造。产淀粉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形态特征
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7天直径37-55mm,10-14天50-60mm;质地丝绒状,中央部分稍现絮状,分生孢子结构多,初为暗黄绿色,近于老金色(OldGold,R.XVI)或橄榄色(OliveLake,R.XVI),后呈深棕褐色,近于板栗色(Chest一nut,R.II)或勋章青铜色(MedaIBronze,R.IV);渗出液有或无;菌落反面无色至微褐色。分生孢子头球形至疏松辐射形,直径(150-)200-420μm;分生孢子梗大多生自基质,(280-)560-1600(-2100)μm×8.3-25μm,壁粗糙或近于光滑;顶囊近球形至烧瓶形,直径(18-)23-55(-65μm),大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8-)10-14μm×(3-)4.8-5.4(-7.2)μm,瓶梗(5-)9.6-14.6μm×2.4-5.2(-6.4)μm,有时可见长形瓶梗19.5-25μm×3.2-5.2μm,中间具一隔壁,小顶囊上有时只具瓶梗;分生孢子较大,近球形(4.2-)5.2-7.3(-8.3)μm或椭圆至洋梨形,(5.3-)6-7.8(-9.6)μm×4.2-7.2μm,老后多呈球形或近球形,壁极粗糙,呈瘤状突起。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琼脂上25℃7天直径55-60mm;质地丝绒状,具辐射状沟纹;颜色与查氏琼脂上者相似,近于老金色(OldGold,R,XVI)至浅黄桔青色(Buffycitrine,R.XLVI);菌落反面无色。
菌落在麦芽汁琼脂上25℃7天直径达65-70mm;质地丝绒状,具不明显的沟纹;初为褐绿色,近于浅黄桔青色(BuffyCitrine,R.XIVI)至暗黄橄揽色(Saccardo'sOlive,R.XVI),老后变褐;有时中央部分有无色渗出液;菌落反面无色。
 
三、生存环境
土壤、塑料管、粪、霉腐物。37℃生长良好。
 
四、中国分布
北京(MQ8679);上海(MQ8027);杭州(MQ5221);福建厦门(MQ9969)、三明(MQ8906);云南昆明(C4439)、大理(C5684)、瑞丽(C6832)、勐腊(C7056);陕西富平(MQ4889);地点不详(MQ298,MQ8475,AS3.3945)
 
五、世界分布
巴哈马、加纳、印度、伊拉克、以色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葡萄牙、坦桑尼亚、英国、美国等。
 
六、主要特点
溜曲霉黄曲霉米曲霉显然相关,但根据颜色变成深棕色至板栗色以及分生孢子较大且具瘤状突起等特征,还是易于区分。Thom&Raper(l945)指出AspergilluserythrocephalusBerk.&Curt.1869(红头曲霉)可能是巨型的溜曲霉。Subramanian(1971)据此把溜曲霉降为A.erythrocephalus的异名,Domschefal.(1980)也按此处理Samson&seifert(1985)检查了A.erythrocephalus的模式标本,认为与溜曲霉具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的分生孢子为椭圆形具小刺;在形态上各部分都远比后者的为大,而且后者的分生孢子主要为球形并具明显的瘤状突起,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种,我们采纳这个观点。文献报道本种有的菌株能产生紫黑色的菌核。本种能产生曲酸但不产生黄曲霉毒素。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下载附件
  • 上一篇:大毛霉菌的生物学特征与临床应用及实验室诊断!
  • 下一篇:微生物实验室超净工作台里有没有必要用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