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提供 / 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运输与保存及培养操作步骤!
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运输与保存及培养操作步骤!
小杨 / 2023-11-20


一、细胞简介
平台编号:Bio-53639
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
细胞信息:原代细胞
细胞名称: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用途:研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细胞详述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半选择性屏障,该屏障对于肺气体交换,调节液体和可溶物在血液与肺间质之间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它还具有代谢功能,可以执行一定的非呼吸功能。
在肺损伤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活性氧类的重要靶细胞之一。在肺炎的发生过程中,神经体液介质和氧化剂作用于内皮细胞,使得细胞间隙渗透性增加,蛋白质由血液进入间质。细胞间隙渗透性的增加导致低氧血症,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三、细胞特性
1)细胞来源于实验动物的正常肺组织。
2)细胞鉴定: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3)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4)不含有 HIV-1、 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5)细胞生长方式:上皮样,多角形细胞,贴壁培养。

四、产品的运输和保存
视天气状况和运输距离远近,公司与客户协商后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1)1mL冻存细胞悬液装于1.8ml的冻存管中,置于装满干冰的泡沫保温盒中进行运输;收到细胞后请尽快解冻复苏细胞进行培养,如无法立刻进行复苏操作,冻存细胞可在-80℃的条件下保存1个月。
2)T-25培养瓶充满完全培养基后进行常温运输;收到细胞后请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如铺瓶率超过85%请立即进行传代操作,如悬浮的细胞较多,请将培养瓶至于培养箱中静置过夜以帮助未死亡的悬浮细胞能够再次贴壁。

五、产品使用
1)本产品仅能用于科研
2)本产品未通过直接用于活体动物和人的审核
3)本产品未通过用于活体诊断的审核

六、细胞培养步骤
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5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4-6mL完全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6cm皿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弃培养基后加入少量胰酶,细胞变圆脱落后,进行离心收集,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去除上清,按冻存数量加入到冻存液中。

对于贴壁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
1、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2、加1-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5ml以上含10%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3、轻轻吹打细胞,完全脱落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4、按5-6ml/瓶补加培养液,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5-6 ml培养液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对于悬浮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
方法一:收集细胞,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弃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瓶中。
方法二:可选择半数换液方式,弃半数培养基后,将剩余细胞悬起,将细胞悬液按1:2到1:3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新皿中或者瓶中。

七、注意事项
1、细胞运输途中遭遇的各种问题,细胞丢失、瓶身破损、培养液严重漏液等;
2、细胞污染问题,请在收到产品48小时内,给我们提出真实的实验结果,;
3、常温发货的细胞静置24小时后,干冰冻存发货的细胞复苏后24小时后,绝大多数细胞未存活,(需提供真实清晰的细胞状态照片);
4、干冰冻存发货的细胞复苏后24小时后或常温发货的细胞静置4小时候并且未开封,出现污染;
5、细胞活性问题,请在收到产品7天内给我们提出真实的实验结果,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活力;
6、细胞收到当天以及第2,3天请拍照,3天未告知的,视为产品合格。4-7天内出现问题有提供收到细胞前3天照片和细胞出现问题时照片以及细胞相关操作的详细步骤的,并跟技术人员沟通的,由技术人员判定为我方责任的。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下载附件
  • 上一篇:类志贺邻单胞菌的菌株培养与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