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检测标准来了,标准菌株是这个样子滴!
/ 2019-05-31 14:27:26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类来源于海洋的嗜盐性革兰氏阴性细菌,俗称“海洋杀手”,广泛存在于虾、螃蟹、鱼、牡蛎等海产品中,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坏疽性伤口感染及败血症等疾病。我国原有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中未将其纳入检测和监控范畴,近年来随着感染创伤弧菌而导致的截肢、死亡等事件屡见报端,国家原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于2017年立项开始制定创伤弧菌检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18年9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创伤弧菌检验(征求意见稿)》,为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测工作提供标准依据。
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中新增的一类致病菌,在检测过程中了解并使用创伤弧菌标准菌株,对帮助检测人员正常识别创伤弧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在PCR初筛和PCR鉴定阶段“使用创伤弧菌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
形态学
      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根据该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对中心保藏的创伤弧菌标准菌株关键性能进行了检测,相关数据如下:
显微形态

3% NaCl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培养基,36 ℃±1 ℃培养18 h,菌体弧状,长短不一,单个排列,革兰氏阴性。

菌落形态


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琼脂(CC)培养基,36℃±1℃培养18h,菌落黄色,圆形、扁平,光照下中心不透明但边缘透明,菌落周围有黄色晕圈,直径1mm~2mm。

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琼脂(mCPC)培养基,36 ℃±1 ℃培养18 h,菌落黄色,圆形、扁平,光照下中心不透明但边缘透明,菌落周围有黄色晕圈,直径1mm~2mm。

3% NaCl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培养基,36 ℃±1 ℃培养18h,菌落圆形,乳白色,湿润,凸起,表面光滑,直径1mm~2mm。

  • 上一篇:ATCC菌种 粪肠球菌
  • 下一篇:新生隐球菌百欧自主菌种!